当前位置:灵秀站>人文素养>心理健康>

栗子粥能缓解小儿口水多

心理健康 阅读(2.42W)

孩子口水多可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邋遢不说,对孩子的下巴也是一个大的威胁。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而无能为力。民间也有许多缓解小儿口水多的办法,诸如吮吸猪尾巴等等,吮吸奶嘴等等,但只貌似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已。但是下面的这个方法就不同了。

栗子粥能缓解小儿口水多

亲戚说小孩子流动口水太多是病态,而不是可爱。得治。他给我一个方子——栗子茯苓枣粥,让我煮来给孩子吃。连续喂服1个星期后,他的口水还真是少了很多。现将立功之方公布出来。

材料:栗子、大枣各10枚,茯苓15克,大米50克。

做法:将茯苓研细,大枣去核,先将大米煮沸后,下大枣、茯苓、栗子等,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剂,连续5~7天

小儿流口水,中医称之为“滞颐”(流涎不收),此证主要是由于脾脏虚冷(或脾胃积热),津液不收所致。多见于3岁以内小儿,其主要表现有:唾液增多,或流涎不断,浸渍于两颐及胸前,不仅衣服被浸润而常湿,且口腔周围可发生粟样红疹及糜烂

据中医临床所见,流涎日久不止,当以脾虚居多。栗子茯苓枣粥是一个较佳的补脾食疗方。方中栗子(板栗)性温、味甘,入脾、胃、肾经,能健脾益肾、厚补胃肠;大枣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有补脾利湿,宁心安神作用;大米乃“五谷之首”,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诸味合用,能共奏健脾燥湿、和胃摄涎之功。此方更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流涎症。

脾胃虚寒证主要表现:涎液清稀,多如漏水,下巴湿烂作痒,面白唇淡,四肢不温,啼声低弱,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指纹色淡红等。

对于自家的小口水兜,家长们必然会精心呵护,但是不一定会有作用,无论多么的用心可能还是口水满肚,然后宝宝自己的下巴也是红红的。家长们可能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可能就只能是盼着孩子快点长大,这样就不会在流口水了。这样做也许会管用,但是却不能真正的解决病根。只有真正的解决的了脾胃问题,才能真正的解决宝宝流口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