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秀站>人文素养>美文阅读>

人际交往的六大误区

美文阅读 阅读(1.61W)

人际交往的六大误区,人类的心理是种奇妙的东西,明明知道有些事情这么做是不对的,但行为却好像不受控制,依然按照原有的轨迹运现在分享人际交往的六大误区。

人际交往的六大误区1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静态、不可变化的。其实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相对而言的,这二者是动态、可逆、有变化的。

二、心理健康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能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其实人人都有心理健康问题,只是程度有轻有重,或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三、纪律、道德、思想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其实这二者之间不是一码事。比如一个学生一到上课时就咳嗽不止,老师误以为是纪律问题,加以批评,但无济于事。事实上,这是过重的学业负担产生的过重心理压力下躯体上的反应。

四、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人人都会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但不会都发展成为精神病,所以一般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五、心理健康问题只能出现后再运河治疗。其实心理健康问题是能被早期发现、早期调适的,对心理健康问题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六、心理上有“病”不用去看。长期以来的宣传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造成人们身体有病爱去看医生,但心理上有问题却不好意思去,结果越耽误问题越严重。

人际交往的六大误区
  

对心理咨询的六大误区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巧源自西方医学与心理学,心理治疗在我国并不是一项发展成熟的专业服务,心理治疗师对国人而言,仍是一个相当新鲜而陌生的专业人员。也因此,民众对心理治疗容易产生误解。

一 精神病患者才需要心理治疗

许多人会以为接受心理治疗的人,通常上一 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的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由于能够受惠于心理治疗的人,其实本身的心理功能不能太差,包括他至少要具有相当程度的说话能力,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因此,看心理治疗的人通常是一般没有心理疾病但是有不同程度心理困扰的人,或是患有轻微心理疾病的人,如精神官能症等。

二 看心理治疗,一定要去精神科

有心理困扰或精神疾病的人,如果需要心理治疗,固然可以去看精神科门诊,但是,一般精神科门诊由于医师太忙,通常不会主动提供,因此个案主动提出要求。除了精神科门诊,提供心理治疗的地方外,还包括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学生辅导中心,以及私人开业的'各种心理工作室。

三 心理治疗师是替人解决问题的人

许多人认为心理治疗师是专门替人解决心理问题的人,例如以为心理治疗师会帮助失业的人找到工作,帮助失恋的人重获爱情,帮助外遇的人回心转意,帮助父母寻回离家的孩子等。这样的期待恐怕是要落空的,因为心理治疗师的主要工作是在帮助个案自我了解,进而发挥个人的潜能,去处理生活中的人际问题,去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四 心理治疗的谈话内容,会绝对保密

基于执业道德,心理治疗师通常会对于个案当事人的谈话内容加以保密,即心理治疗师未经当事人同意,不会将当事人的谈话内容告诉其他人。但是,心理治疗的专业保密其实是有限制的,心理治疗师在下列的情形之下,为了保护当事人及公众的安全,通常无法继续保密,而必须通知有关机构与人员。心理治疗专业保密的例外情况如下:

1 当个案企图要自杀或伤害自己时,心理治疗师为了保护个案的生命安全,只好通知家属或有关医疗急救人员。

2 当个案企图要伤害他人,或危害公共安全时,心理治疗师为了保护个案免于犯罪,以及保护其他无辜的第三者免于受害,只好通知有关机构与无辜第三者。

3 当个案的`行为涉及家庭暴力或儿童虐待时,心理治疗师依法为保护受害人,以及预防家庭暴力的继续发生,只好通知社政单位进行处理。

五 心理治疗师具有透视人心的本事

心理治疗师既没有特异功能,也没有他心通,因此,心理治疗师并没有透视人心的本事。心理治疗师受过扎实的心理学与心理治疗训练,因此,对于人的内心世界特别关心,对于个案所述说,所表述的问题特别敏感。如果想要获得心理治疗最大的帮助,个案需要和心理治疗师充分的合作,愿意信任他,以及愿意花时间与治疗师一起努力工作。

六 好的心理治疗,看一次就有效

心理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很少看一次就有效的。一般人求助于心理治疗时,通常是带着许多经年累月所形成的心理问题,因此,要有效改善累积多年的问题,便要花较长的时间,接受心理治疗。一般而言,心理治疗的时间不宜太短,根据Seligman(1995)年的研究,心理治疗的时间与疗效是成正比的。

人际交往的六大误区2

1、鸟笼逻辑

鸟笼逻辑来源于一个故事。甲对乙说:"如果我送你一只鸟笼,并且挂在你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你过不了多久就会去买一只鸟回来。"乙不以为然地说:"养只鸟多麻烦啊,我是不会去做这种傻事的。"于是,甲就去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挂在乙的家中。接下来,只要有人看见那只鸟笼,就会问乙:"你的鸟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死了啊?

"不管乙怎么解释,客人还是很奇怪,如果不养鸟,挂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人们开始怀疑乙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乙只好去买了一只鸟放进鸟笼里,这样比无休止地向大家解释要简单得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这种被别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并且最终屈服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事情。

简单说来,鸟笼逻辑其实有点像生活中的一种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

比如,当你到了30岁左右还没有结婚,就一定会有人问被说闲话、被催婚;或者,当你婚后几年还没生育,也会被催生,甚至怀疑你的生育能力……

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思维习惯,或者一些所谓的经验之谈,本质上都是一种认知错觉。虽然绝大部分人会结婚,但并不一定每个人都应该结婚,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很难逃出鸟笼逻辑的局限。

2、权威偏误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时他请求一位受试者电击坐在玻璃窗另一侧的一个人,并逐渐增加电压。从15伏开始,然后是30伏、45伏,以此类推,直到几乎致命的450伏。

即使受折磨的那个人痛得大喊大叫,浑身颤抖(事实上没有电流,那只是一位演员),受试者想中断实验,但只要这个心理学家平静地说"请继续,实验要求这样做",大多数人都会继续做下去。半数以上的受试者将电压升到了最高——纯粹是在服从权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当我们面对权威的意见时,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容易降低,更容易听取或按对方的意见行动。这个心理学现象就叫做权威偏误。

人际交往的六大误区 第2张
  

3、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翻译成人话就是指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

沉没成本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夫妻之间:西西在跟丈夫结婚一年多后,发现丈夫出轨了,西西伤心欲绝想离婚,但男方事后痛哭流涕,下跪自罚求原谅并保证以后绝不会再犯。

西西最后选择了原谅,但事后西西发现他的丈夫依然和之前的情人保持联系,的确是出轨只有"零次"和"N次"的区别。身边人都劝她赶紧分开,但她就是舍不得。她说:"我在他身上花了太多时间、精力,我的青春几乎都给了他。"很显然,西西就是掉进了沉没成本的陷阱。

当你把沉没成本看得太重,就很难下狠心止损,最后做出不理性的判断、决策,然后导致更大的损失。

4、后视偏差

后视偏差指的是,人们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简单来说,就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后诸葛亮"。

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大多是事后诸葛亮,事情发生后总觉得自己事先的判断很准确,而实际并非如此。比如以前对某个人的评价并非很贴切,而当这个人作出某种行为之后,他就说:"看,我以前就认为他是这样的人"。

对事物的判断也是如此,如果让一些人预测一场足球比赛谁将获胜,大家猜测A队获胜的概率很高,结果B队胜了,事后让大家回忆自己当初估计哪个队获胜,很多人认为自己当初就认为B队能胜。事件发生前后人们的判断不一致。

任何事,当你知道结果后,再去找证据,再去归因,真的太容易了。因为人在事后的分析,都会高估自己,甚至会不自觉地修订自己的记忆,对自己撒谎。

5、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指人们获得损失时产生的痛苦远大于获得收益时所带来的快乐! 心理学家把这种对损失更加敏感的底层心理状态叫做损失规避。指的是相同的一样东西,人们失去它所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得到它所带来的选择。

举个例子:有一次,有一人在回家的路上捡100元钱,显然是别人不小心丢失的。他捡起这张钱心里挺高兴的`,就像是从天而降的一笔收入。但是等他回到家,看到活泼可爱的女儿奔出来迎接他,就很快把这捡到100元钱的事情忘到了脑后。

之后又有一天,在上班的路上这个人发现他放在外衣口袋里,本来打算加交通卡的100元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他想肯定是刚才在拥挤的车上被人顺手牵羊了。虽然只是掉了100元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损失,但那种懊恼和愤怒却一直萦绕着他。那一天上班他都心情不太好,一直到回到家,还对自己的爱人愤愤不平地讲起这件事。

看到这里请你想一想,对你而言,捡到100元的高兴和丢失100元的痛苦,哪种感情会更加强烈呢?通常,丢失100元的痛苦要大于得到100元的高兴。这种心理,就是损失规避的典型表现,得到的快乐,总是无法弥补失去的痛苦。

6、禁果效应

"禁果"(forbidden fruit)一词来源于《圣经》《旧约·创世纪》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后来人们通常用偷吃"禁果"来比喻少男少女初尝人事。从圣经故事中引申出来的"禁果",其含义就是指因被禁而更想得到的东西。

"禁果效应"也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在莎翁的戏剧中,罗密欧出身的蒙太古家族和朱丽叶出身的凯普莱特家族世代为仇,然而却出现了家人越是反对,他们越是相爱,最后双双殉情的结果 。

现实生活通常就是如此,越是被禁止的东西,越会引发人们更大的关注和好奇。因为"被禁"的东西,总是让人充满窥探欲望。比如,父母和老师总是告诉孩子不能玩手机,不能看不健康的书籍等,但是孩子的好奇心却驱使着他们去偷偷的玩手机,偷偷地看一些不健康的书籍, 可见,"禁果"的魅力寻常人都难以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