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秀站>生活常识>世间>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世间 阅读(8.99K)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桂林象鼻山又叫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象鼻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是桂林山水的重要旅游景点。象鼻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景点颇多,主要景点有水月洞、朝阳亭、象眼岩、普贤塔、云峰寺、舍利塔。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第2张
  水月洞
  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位于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形成一个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因此,水月洞在象鼻山也是一个最奇特的景点。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第3张
  朝阳亭
  朝阳亭在象鼻山水月洞内,始建于宋,虽然该亭已早废,但远在800多年前,围绕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第4张
  据说,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兴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刻在水月洞北壁。其后,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见,恢复了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镌在洞的南壁。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第5张
  象眼岩
  象眼岩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 互相贯通,高约2米,宽5~10米,长52.8米,呈扁长形,面积约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悬崖峭壁,无磴可通。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第6张
  从左眼张望,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半城山芭历历在目;从右眼远眺,江波帆影,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云崖轩 宋代园林建筑。明张鸣凤《桂故》载:“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曰云崖轩。轩废已久。”根据方信孺《题云崖轩》和邵以仁在方所镌诗之前便建“古云崖轩”的记述。云崖轩确建何时无可考。方信孺诗有“不用穷探费杖藜, 隐然林壑挟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更著云崖一段奇”之句,说云崖轩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第7张
  普贤塔
  普贤塔耸立于山顶的菩贤宝塔建于明朝,用以供奉菩贤菩萨。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因此称"剑柄塔",或"宝瓶塔"。 该塔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第8张
  另外,普贤塔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玉皇大帝有一头坐骑大象,有一天玉帝带它下人间,待到要回去的时候,大象留恋桂林的美景,不愿回去,便到漓江喝水。玉帝很生气,拔出腰间的宝剑向大象刺去,大象化为石山,即象鼻山,宝剑的剑柄便成了象山上的普贤塔。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第9张
  云峰寺
  云峰寺不光是太平天国的指挥所,也曾是日本佛教的始祖鉴真和尚的僧舍,唐代鉴真和尚五次东渡日本失败后,从福建绕广东到桂林,就在象鼻山下的云峰寺住了一年多,岭南14州的南选使节,都督以下所有的州治官员与选举试学者数百人集中桂林,当时都得到鉴真大师的授戒。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第10张
  一年后,鉴真和尚在象鼻山登船南下,第六次东渡日本,最终成功。鉴真和尚在桂林这一年,成为桂林佛教史上一大盛事。因此,云峰寺也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意义价值,同时,也为象鼻山增添一处美景。据说,象鼻上山头阵地的光荣斗争历史史实,都陈列在山下云峰寺“太平天国在桂林”的陈列馆中,使创建于唐朝的云峰寺更添光采。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第11张
  舍利塔
  舍利塔在开元寺遗址内,开元寺建于隋代,唐时称善兴寺,宋改为宁寿寺,其殿宇恢弘幽深,是桂林最古老的一座佛寺。塔高13.2米,始建于唐朝,于明朝重建。位于象鼻山的西南面,桃花江畔。宝瓶式塔身,伞盖般塔顶,有相轮五圈,冠以葫芦形铜质宝顶。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 桂林象鼻山朝阳亭|桂林象鼻山象眼岩 桂林象鼻山普贤塔 第12张
  据记载,唐天宝七年,鉴真和尚5次东渡日本受阻,转辗来到桂林,曾与数十位日本僧人居留寺中年余。舍利塔塔前,还曾有五代楚马贾所书的《金刚经》碑及明代李文凯于建文二年(公元l400年)刻画的观音大士像。马责系楚王马殷胞弟,天成初,马殷建楚国,遣马责为静江军观察使。五代静江军即今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