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秀站>人文素养>职场技巧>

你是职场“BT”族吗

职场技巧 阅读(2.79W)

头可三天不洗,班不能一天不加,只要成就,不管别人怎么看。

你是职场“BT”族吗1

头可三天不洗,班不能一天不加

逾4成人觉得身边BT多

曾经有一项针对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白领的调查,有1/3的人与常人的性格、处事方式等迥然不同,被人称为BT族。而在月薪8000元以上的白领中,BT族更是占到80%以上。

你是职场BT族吗?这个问题当面问,或许没人敢说是,但在我们的网络调查中,有31.58%的人承认自己就是BT族,这和上面的数据不谋而合。同时,有42.11%的人觉得身边的BT族多了去了。

我们公司这样的人还是有几个的,一般都是业务骨干哦!虽然我觉得他们还没有到BT那么严重的程度,但至少在他们身边你能明确察觉到,他们和你不一样。小白领嘉嘉工作的公司不算大,大部分人都比较安于每月两三千元的收入,发不了财也不至于饿死,但他们好像是抱着干一番大事业的心态来工作的,每月拿这么点薪水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耻辱,怎么都要干到月入8000元或者更高吧。

所以他们要比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省略的都省略了。嘉嘉这样形容身边一位女同事:头可以三天不洗,班不能一天不加。大部分女人最在乎的颜面问题,在她看来是能减则减的步骤,实在不得以才会捣腾一下。

你是职场“BT”族吗
  

好强个性导致BT

只要成就,不管别人怎么看

有人这样定义BT族:为人处事上,崇尚简单,直奔主题,容易让人无法接受;穿着打扮上,不修边幅,更不讲究,有时甚至邋遢;生活上,能简就简,有时饼干泡面就能解决一顿饭;和同事相处时,特别个人主义,基本没有沟通

这一切表象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在原因;BT族大多有着争强好胜的性格。对他们来说,工作中的成就胜过一切。从这一点来看,你也可以把BT族理解成工作狂。调查中,52.63%的人觉得BT族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好强的个性让他们时刻都想跑在别人前面。

我觉得我不是BT族,但是我可以理解BT族,因为读书时我曾是BT族。Mori这样说,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好成绩是我唯一追求的目标。虽然在旁人看来,学生应该这样,但追求过于执着时,就容易筑起自己和别人之间的隔阂。别人会把你看成书呆子,尽管你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可这些和别人有什么关系?

只能让你自我沉醉罢了。Mori觉得,读书时的书呆子和工作时的工作狂一样,都是BT族。她曾经的BT就是因为自己太好强。好在工作后,她已经调整了心态。她笑说:生活中有很多事,比疯狂工作赚钱美好多了。

你是职场“BT”族吗2

在一项根据对京、沪、深、穗四地不同行业的1380名白领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月收入在3000-8000元的群体中将近1/3的人与常人的性格、处事方式迥然不同,甚至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招致了“职场变态”的名声。而月薪8000元以上的高薪白领中,“变态”者更是占到80%以上。

在我们心目中,“职场变态”是需要被批评和挽救的,“如何给‘变态人群’减压,让他们更热爱生活,搞好人际关系”成为热门话题,但是,职场专家却强烈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这些所谓的“变态”,实际是“职业先驱”,更需要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你是职场“BT”族吗 第2张
  

因为“过人”,所以“异常”,“变态”的名声不公平。

高级心理咨询师陈阳表示,“变态”对于这个群体而言,是一个很不公平的称谓,说法欠妥。“变态”实际上是一种由生物原因导致的严重的精神疾病,在心理学上界定为“由于身体功能损害造成的精神异常,并且由此导致与常人大相径庭的异常行为。”

陈阳认为,这群职场精英之所以都被冠上了“变态”的名号,是因为大环境对于他们既需求又不宽容的矛盾所导致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分倡导竞争、过分推荐物质成就的时代,对于这样的社会氛围,个人根本上就是无能为力。于是有一些人就会“既然改变不了,那么就前去引领”。他们成了所谓的“工作狂”,还会强迫其他人一起冲锋陷阵,搞得不那么想“成功”的人痛苦不堪。他们会越来越不关注人的个体情绪,对自己、对别人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感受都嗤之以鼻。

大多数人会将符合“主流”观念的人归为同类,其他的则归为“异类”,甚至冠以“怪物”、“变态”等称呼。这些“工作狂”的行为方式令许多人无法接受,心里不舒服,因为愤怒和郁闷而恶意地加以“变态”二字。

但是在一个企业中,业绩和效益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很多人抱怨身边的“职场变态”,其实是在抱怨自己充当了他们创造效益的工具,最终又不像他们那般拿到了切实丰厚的`物质回报。因为“过人”,所以“异常”,得了“变态”的名声,这是很不公平的。

“职场变态”跟吃喝玩乐理念相悖,更注重精神感受和开拓进取。

一些人觉得,这群人有悖于物质时代“吃喝玩乐”理念,是不正常的。陈阳指出,我们通常会认为,当人有了钱一定不会再像原来那样拼命工作,应当抽离出来好好享受生活,其实这只是一种理想而并不现实的“主流观念”。

物欲的巨大魔力,会让人感觉永远匮乏,永远处于不断追求,又无法满足的状态。高等教育会使人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加看重精神层面的追求。那些被称为“职场变态”的人,实际上很享受工作中不断带来的成就感,觉得“冒险——控制——征服”是一个获得认同和体现价值的过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能保持长期惊人的增长率,正是有了那些被人称之为“变态”的职业先驱的努力。这批人中的一部分在适应商品洪流的过程中,逐步变成很重视理性与逻辑、行动与结果,全身心地为事业付出。他们除了先行一步,还会驱策众人跟进,在这个过程中难免牺牲一些常人的东西。这不是他们的“变态”,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以说,他们站在物质时代的前沿,引领的却不是物欲消费的潮流,而是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中有很多人是企业的基石,维持着企业高效率的运转,守护着下属同事的“饭碗”,同时不断创造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他们理应赢得尊重和钦佩。如果这群人因为无暇顾及吃穿的“非主流”生活理念,就被大众鞭挞为“变态”,那是一种过分的人身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