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秀站>人文素养>育儿经验>

家庭教育中的10个不要

育儿经验 阅读(9.9K)

家庭教育中的10个不要,亲子教育是亲”与“子”的共同成长的教学模式,这两者都要受到教育,而父母在教育中的地位尤其重要,亲子教育强调的是社会修养、知识教育、能力素质、与情感性格四者合而为一,下面分享的是家庭教育中的10个不要。

家庭教育中的10个不要1

一、不能“拔苗助长”

今天的家长普遍存在“心急”的焦虑心态。

孩子的双休日,不是美术班就是钢琴班,不是奥数就是作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还会布置作业,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好像孩子是永不停歇的“陀螺”。

其实,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最好的学习、最好的成长。家长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会“等待”,静等花开。

正确的教育态度是在认识孩子年龄特征的同时适时地去培养引导孩子。

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开放,梅花就要等到冬季才绽放。在嘲笑“拔苗助长”的农民时,家长不要也成为“拔苗”的人。

二、不能“越俎代庖”

孩子的事情本该孩子自己做,可现在保姆式父母普遍存在。只要孩子成绩好,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做。

家长盛饭,家长叠被子,家长包书皮,连刷牙的牙膏也是家长挤好。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这样面面俱到照顾好孩子就是合格家长。

其实,真正的好家长不是代替孩子做,而是教会孩子做:教会孩子洗衣、拖地、做饭等简单的家务劳动;教会孩子待人接物、整理书包、书桌等等……

那些整天盯住孩子学习而忽视孩子自我成长的家长,不是好家长。

三、不能“吹毛求疵”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每次考试都是100分,每次作业都是全对,每项活动都是优秀。许多家长对孩子始终都是“不满意”,始终都在指责孩子的不足。

一个始终得不到家长肯定的孩子,一定会不自信。不自信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家长千万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甚至苛求孩子。

儿童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鼓励孩子、赏识孩子,要为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鼓掌、点赞。吹毛求疵的家长,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家庭教育中的10个不要
  

四、不能“一曝十寒”

教育贵在坚持。成功的孩子背后,必定有坚持教育的父母。

家庭教育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家长要善于学习,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在听父母说话中学会开口讲话的,读书习惯也要依靠父母的帮助逐渐养成。

睡前讲故事,是养成孩子良好读书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家长要坚持天天讲、月月讲。长期以往,孩子就爱上了读书。家长如果“一曝十寒”,教育只能半途而废。

五、不能“本末倒置”

很多家长聚焦孩子的往往是“成绩”,而不是孩子的全面发展。

成绩好、品行不好,成不了好孩子。要培养品学兼优的孩子,切记“品”在先,“学”在后。如果本末倒置,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会是“次品”。

因此,家长要把孩子品德培养放在第一位,从小培养孩子懂礼貌,守规矩。“人无德不立”,一个不讲文明礼貌的孩子,即使成绩再好,长大后也是难以适应社会的。

孩子的品行要从小培养,从小事培养:玩具要和大家一起玩,好吃的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得到别人帮助要主动说“谢谢”,打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等。

六、不能“暴风骤雨”

孩子一旦犯了错误,有的家长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甚至大打出手,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没有孩子不会不犯错误,孩子就是在犯错中不断成长起来的。一个从来不被允许犯错误的孩子是危险的。

家长要学会宽容孩子、理解孩子,尽量少批评孩子,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有些孩子爱撒谎,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体验过说真话的代价。因此,家长要变“暴风骤雨”为“和风细雨”,才能收获“春风化雨”的效果。

七、不能“一厢情愿”

教育岂能“强按牛头喝水”?有的孩子没有音乐细胞,却被父母强求“痛苦地”学习钢琴,怎么会学有所成?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是教育的基本要求。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兴趣爱好,家长要因材施教,充分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不尊重孩子发展需求的家长,难以把孩子培养成才。

家长千万不能以自己的兴趣要求甚至强求孩子,要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八、不能“南辕北辙”

卢梭说:“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未受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不懂养花的人很难养好花,如果天天给仙人掌浇水,仙人掌怎么能不死?给孩子错误的教育,就等于走错了方向。

就如《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所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

不懂教育的家长,就会以爱的名义给孩子批评、敌意、讽刺等错误的教育。

九、不能“自暴自弃”

有的家长说“我孩子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继而对孩子撒手不管,结果可想而知。

即使孩子成绩暂时落后,家长也不能失去教育的信心。

爱因斯坦《小板凳》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因斯坦在学校读书时,动手能力是最差的,但他从来没有失去对学习的信心,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

家长必须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有一个快乐而幸福的童年。

十、不能“好高骛远”

孩子的发展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追求过高、过快,让孩子失去成长的信心与乐趣。

孩子刚学写作文,基本要求应该是文通字顺,如果规定他每篇作文必须写1000字,孩子就会失去作文的兴趣。孩子学弹钢琴必须从指法练习开始,不能越过指法练习直奔钢琴曲弹奏。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把基础打好,孩子才能在成功的路上稳步前行。

家庭教育中的10个不要2

1、认知情绪 了解本源

管理自己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能够识别出自己的各种不同情绪。家长可以随时指出孩子各种情绪的名称:生气、自信、自豪、孤独等等,不断的丰富孩子自己的情绪词汇库。

家长一般都能有意的去跟孩子进行共情。其实,共情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当时的感觉。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当孩子很生气时,他会对于各种语言的反感,会导致他对于这样的情绪识别也很反感。我们可以考虑先让他冷静下来,等孩子平静之后,再回头来跟他聊刚才的情绪感受。

孩子自己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表达这种情绪出来,而准确的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情绪处理的开端。

2、跟孩子一起去品味美好事物

家长可以随时给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生活细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很容易被忽视略过的,当家长指给孩子看,就是延长和扩大这些瞬间。

而品味美好的另一个途径是:存储美好。给美好的事拍照、录像、写文字记录或者存档,经常同孩子一起看,回顾这一个个美好的瞬间。

品味美好,也能够通过分享来进行。

不能强迫孩子分享。而应当鼓励孩子去主动分享,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个中趣味。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分享,大多数是因为他缺乏安全感,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有限,对环境感到一种不可控。这些大人都应当理解。

家庭教育中的10个不要 第2张
  

3、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平时不应当过分关注孩子的所谓缺点和错误,以及能力上的不足,而多去发现孩子身上优秀品格的表现。一旦发现了,就要及时肯定,久而久之,孩子会更多地朝这些方向不断发展。

现在的家长对于能力上关注太多。我们常常这样想象,在孩子长大后,哪一样能力有机会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不确定的,但是好的性格和品格却总是有用的。能力很有可能被埋没,但品格却永远不会。

4、对成长的强调

普通人都会在发现自己成长时感到欣喜,对孩子来说,成长是他们的全部,所以显得更加重要。每当孩子进步时,我们应当及时指出来。应当让孩子在和过去的比较当中发现和知道自己正在成长,这比让他看到自己一成不变更加振奋人心。

成长和努力不断循环,这是最能体现孩子的自身价值的。抓住时机,发现孩子具体的进步,告诉孩子,今天的你是比昨天的你更优秀的!

5、培养兴趣爱好

兴趣的作用,除了陶冶情操、休闲等等。更像是一个心灵上的朋友,可以在欢乐时同它分享、也可以在忧伤时同它倾诉。兴趣爱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身心投入去做事情的机会,这种投入感是非常宝贵的,这也是快乐的重要来源。

当你做你自己爱好的事情时,你会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时间。当孩子进入了自己的世界,不断享受自己的兴趣的时候,我们不应当去打扰,而应该默默的守望孩子,并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6、给孩子一个心理玩具

心理学家在进行提升幸福感的实验时,发现有一些看似普通、甚至有点幼稚的做法竟然能极大的提升幸福感。譬如,记录当天发生的一件美好的事,并解释为什么你感觉很好;写下能展现你美好的一面的事情,并且每天去温习。

假如你的情绪有些低落,可以把这些美好的事当作心理玩具,拿出来品味。或者每天睡觉前或在自己的空闲时间里,可以在自己的心中回忆这些美好的事情,就是训练转念的能力。

家长每天可以跟孩子一起回想美好的事。或者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漂亮的笔记本,专门用于记录他的.美好的事。或者是一个小白板、一面展示墙,随时来记录美好……

7、不做绑架孩子的情绪

有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得到,对孩子明确的告知家长的情绪,并不是合理的教育方式。跟孩子说:“你这样做,妈妈很生气”、“这样做,妈妈不喜欢”,这样的事情只会徒增孩子的压力。家长应该尽量少的这样说,大人的情绪反应,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孩子知道,既不必隐瞒,也不必过分表达。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非对家长的情绪负责。

8、接受自己孩子的消极情绪

孩子产生了消极情绪,家长不应当持有否定的态度。更不要说“这有什么可怕的”、“你没有理由生气”等等,而是应该帮助孩子接受和识别,然后再教给他正确的处理办法。

尽量把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同自己的分开。家长的劳累、委屈,自己去解决。不应该做不合理的挂钩。并且只有当家长接受了孩子的消极情绪,家长才能不去否认这种情绪,同时给予正确的指导。

9、给予孩子处理消极情绪的机会

认识消极情绪的意义,我们就会知道,不应该急于让情绪消弭,而是要给孩子机会去感受、识别,同时自己锻炼着从而平复下来。他每自己平复一次,他的情绪控制就得到了一次锻炼。

10、教会孩子处理消极情绪的办法

宣泄法:打枕头、撕纸。其实这些宣泄法指的是,要以破坏性最小,最不影响别人的方式发泄消极情绪;

倾诉法:聊天、写日记、随心所欲的画画;

镇静法:数一串有长度的数字、深呼吸;

转移法:看景色、运动、听歌、做自己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