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秀站>人文素养>育儿经验>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5篇

育儿经验 阅读(3.21W)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

学习任务:

1、知道机动车尾气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各种污染、危害。

2、学会选择低碳绿色的共享交通出行方式。

3、大胆自主设计绿色低碳环保出行宣传画,具有初步的环保低碳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机动车尾气产生的危害,知道摩托车、汽车等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2、知道共享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了解共享交通的便利和注意事项。

3、选择低碳绿色的共享交通出行方式,具有初步的环保低碳意识。

活动准备:

材料投放:

1、绘画纸、蜡笔等。

2、视频动画,ppt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猪佩奇,你们平时是用什么方式去幼儿园的呢?

小结:我们平时出行方式主要以走路、骑摩托车、电动车,乘坐汽车等等方式为主。

2、出示视频,了解摩托车、汽车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引导语:我们的好朋友小熊在马路上发生了许多事情,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视频里发生了什么?

小结:摩托车、汽车会排放大量的尾气造成环境污染;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汽车、摩托车的鸣笛声会产生噪音;车辆太多易造成堵车甚至引发交通事故等等,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破坏环境;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3、师幼讨论,知道共享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

(1)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别的出行方式呢?能不能和其他人一同节约资源?可以怎么做?

(1)小结:对了,我们可以和其他人资源共享。可以合作乘车,骑共享单车,乘坐地铁,乘坐公交车、开新能源共享汽车等等多种环保出行方式。这样的交通工具都是可以共享的交通工具。

(2)提问:绿色出行共享交通的出行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3)小结:共享交通可以节约汽油资源,不堵塞交通,减少尾气的'排放,保护资源。

4、制作“绿色低碳,共享交通”宣传单,具有初步的环保低碳意识。

引导语:我们一起来共同制作宣传单,把我们的绿色环保的共享出行方式宣传给大家!

(1)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展示宣传单,交流介绍。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出行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选择共享交通的出行方式外出。

活动效果:

当今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由最开始的步行、骑自行车逐步发展到骑小汽车、摩托车等等。现在厦门提倡绿色出行,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新能源汽车等等更为环保的出行方式。活动中幼儿通过师幼讨论日常上幼儿园的出行方式,总结出走路、坐车、骑电动车、搭乘公交车等等方式。通过情景设计小熊上课引导幼儿了解了解机动车尾气产生的危害。接着讨论出共享交通的出行方式有哪些。最后通过幼儿自主设计绿色低碳环保出行宣传画,帮助幼儿形成环保低碳意识。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2

母亲节即将来临,为了让幼儿真切地体验母爱,并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我们设计了关于“母亲节”的系列活动。在系列活动前,我们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准备一个盒子,但并不说明盒子的用途。然后,我们引导幼儿通过以下活动逐渐丰富这个“亲亲妈妈爱心盒”。

活动一妈妈,我爱你

目标:

1.通过谈话及观看录像’,初步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

2.感受母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

3.尝试用美好的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准备:

1.录像片《我在妈妈的怀抱里》。

2.请每个幼儿收集一张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并问妈妈:“我在您肚子里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您有什么感受?”

3.请邻班怀孕的朱老师参加活动。

过程:

1.师幼交谈,引出课题。

师:知道什么节日就要到了吗?

幼:母亲节就要到了。

幼:就是妈妈的节日。

师:母亲节是所有妈妈们的节日。在这一天,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想出各种方式为自己的妈妈过节。

2.观看录像,初步了解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时的有关情况。

师:每个小朋友都是妈妈的宝贝.是妈妈把你们带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妈妈真了不起。你们看.朱老师的肚子里也有一个可爱的小宝宝,不久就要出生了。

幼:小宝宝在肚子里吃什么呀?

幼:小宝宝也要吃东西吗?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看看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慢慢长大的。

3.了解胎儿的孕育过程以及这一阶段母亲的辛劳。

师:你们看到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长大的?

幼: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形状,慢慢地就有了头。

幼:然后开始长手和脚。

师: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不吃也不喝,怎么会长大呢?

幼:妈妈要吃很多东西,把营养带给宝宝。

幼:朱老师也要吃很多东西吗?

朱:是的,有的东西朱老师不爱吃,可是为了给小宝宝提供营养.朱老师必须吃下去。

幼:朱老师,小宝宝在你肚子里会动吗?

朱:小宝宝长出小手小脚后,会在肚子里伸伸胳膊踢踢腿,还会在肚子里翻身呢。你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幼:朱老师的肚子好大呀,走路是不是很累?

朱:是啊,现在朱老师的肚子越来越大了,走路真有点累了,晚上睡觉总担心压着宝宝,连翻身都不敢,所以总也睡不舒服。我的小宝宝马上就要出生了。

师:朱老师,等你生下小宝

宝后。我们一起去看你和小宝宝好吗?

朱:好的,谢谢你们。

4.幼儿交流、分享妈妈怀孕时的情况。

师:朱老师怀小宝宝虽然很辛苦。但看起来很幸福,为什么?

幼:因为朱老师很爱她的小宝宝。

师:朱老师怀小宝宝的辛苦样子你们都看到了,那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的妈妈在怀你们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你妈妈感觉怎么样?

(幼儿拿出自己妈妈怀孕时的照片进行交流。)

幼:妈妈怀我的时候肚子很大.走起路来很累。

幼:妈妈经常给我讲故事,还和我说话。看,她笑了,因为她感到很幸福。

幼:妈妈说我经常在她肚子里打拳。这时,她就摸着我的小手说“好宝宝别调皮”。

师:看着照片上你们的妈妈一个个都笑得很开心。她们怀你们那么辛苦,为什么还那么开心?

幼:因为妈妈喜欢我。

幼:妈妈说我是她的宝贝,她最爱我了。

5.尝试用美好的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师:妈妈养育我们那么辛苦,又那么爱我们。我们用什么美好的语言来告诉妈妈我们有多么爱她呢?

幼:我要对妈妈说“妈妈辛苦了”。

幼:我要说“你是我的好妈妈”。

幼:我要说“妈妈,我爱你”。

师:今天回家,就请你们把这么美好的语言讲给妈妈听,好吗?以后我们每天都可以对妈妈说这些话。

延伸活动:

1.幼儿画“我的妈妈”。

2.请幼儿收集一张和妈妈的合影。

3.了解妈妈的生日、喜好、对孩子的最大心愿等相关信息,并牢记在心。

活动二我的好妈妈

目标:

1.利用自己的画作来介绍自己眼中的妈妈,表达母子亲情。

2.积极地与同伴交流、分享。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妈妈的生日、喜好以及对自己的最大心愿等。

准备:

1.幼儿写生画《我的妈妈》。

2.记录用的纸、笔人手一份。

3.每个幼儿利用废旧纸盒装饰制作“亲亲妈妈爱心盒”。

过程:

1.激发幼儿介绍自己妈妈的热情。

师: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好妈妈。现在就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妈妈,比如你的妈妈长什么样,在什么地方工作,平时最喜欢干什么,生日是哪一天.妈妈对你的最大心愿是什么,等等。

2.幼儿分组交流“我的好妈妈”。

3.幼儿集中交流。

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妈妈?

幼:这是我画的妈妈,她有着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卷卷的头发。妈妈每天下班都要亲亲我。你们看,我把妈妈最大的心愿记录下来了,她希望我将来有出息,所以我画了好多好多奖状。

幼:这是我的妈妈,皮肤白白的,脸蛋圆圆的,总喜欢看着我笑。我妈妈最大的心愿是,我能吃饭多一点,将来长得高一点。我爱我的妈妈。

4.为“亲亲妈妈爱心盒”添加“爱”。

师:这个“亲亲妈妈爱心盒”是用来收集习这些表达对妈妈的爱的物品的。你们想在里面放些什么呢?(与妈妈的合影,妈妈的画像,妈妈喜欢读的`书,等等。)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我提议每个人将妈妈的心愿、生目、喜好等用图画或符号记录下来.再把它们和其他材料一起放进“亲亲妈妈爱心盒”里,好吗?

延伸活动:

发动幼儿收集各种卡片,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制作一张与众不同的、能表达对妈妈的爱的卡片。

活动三心心相印

目标:

1.制作“心心相印卡”,借以表达对来自妈妈的关怀的感受以及自己能为妈妈做的事情。

2.感受母子间的亲情。

准备:

1.与幼儿共同商议决定为妈妈制作一张“心心相印卡”(正面是孩子印象最深的一件妈妈关爱自己的事,反面是孩子最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

2.范例“心心相印卡”一张,心形卡片、油画棒人手一份,彩色穗子若干。

过程:

1.组织幼儿观察“心心相印卡”。

师:请你们仔细看看,我的卡片上画的是什么。

幼:妈妈在为孩子烧饭。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反面是什么呢?

幼:是孩子在端水给妈妈喝。

师:这时候妈妈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幼:妈妈笑了,笑得很开心。

……

师:你们知道这张卡片为什么要做成心形而且是双面的吗?

幼:因为妈妈很爱孩子,孩子也爱妈妈。

师:这张卡片一面代表妈妈爱孩子的心,另一面代表孩子爱妈妈的心,我们就将它取名为“心心相印卡”,好吗?

2.幼儿交流各自的构想。

师:等会儿我们也要来做这张卡.请你们先想一想、说一说你会在卡片两面分别画上什么。

(很多幼儿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构想,他们有的想画为妈妈叠衣服.有的想画帮妈妈擦地,还有的想画为妈妈捶背捶腿,等等。)

3.幼儿制作贺卡。教师提醒幼儿想好自己要画什么,突出主要内容,并注意布局。

4.继续为“亲亲妈妈爱心盒”添加“爱”。

师:我们把贺卡悄悄地藏在盒子里,先不要告诉妈妈,等到母亲节那天再送给妈妈,给妈妈一个惊喜,好吗?这可是我们的秘密。

延伸活动:

1.商量并制作母亲节活动海报。

2.组织孩子们在舞蹈房布置活动环境。

3.幼儿分工,准备参加母亲节庆祝活动。

活动四欢欢喜喜母亲节

目标:

1.准备并参加母亲节庆祝活动,感受温馨的节日氛围。

2.为妈妈送上充满浓浓爱意的“亲亲妈妈爱心盒”,加深母子亲情。

准备:

1.“亲亲妈妈爱心盒”。

2。制作并张贴大海报;制作邀请函邀请妈妈参与活动,讲清时间和地点。

3.布置活动场地:

(1)制作背景画面――欢欢喜喜母亲节。

(2)座位安排:内圈为小椅子,外圈为大椅子,母子一一对应入座。

(3)准备茶水、点心、纸巾、幕布、手印画材料等。

4.人员分工:迎宾员、招待员、主持人。迎宾员佩戴绶带,招待员戴工作帽,主持人简单化妆。

5.音响设备,抒情音乐的录音带。

过程:

1. 迎接妈妈。

由迎宾员引领妈妈们入座。主持人: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们有妈妈的爱。我们天天享受着妈妈辛勤的付出,在妈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现在,我们已是大班的孩子了。今天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好好地为我们的妈妈服务吧。

(请幼儿端上准备好的饮料、点心让妈妈们品尝,并与妈妈们自由交谈。)

2.演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主持人: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妈妈们的节目,让我们把最美的歌声献给妈妈。请听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集体唱。)

3.亲子游戏。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做几个游戏。请老师来介绍游戏规则。

游戏一:宝宝的呼唤

师:请所有的妈妈上来,背对着犬家。老师任意摸一位小宝宝的头,这个小宝宝就叫两声“妈妈”.如果妈妈听出来是自己宝宝的叫声.就请举起手来。

游戏二:妈妈的手

师:刚才妈妈听了宝宝的声音.都能猜出谁是自己的宝宝。现在,请宝宝来找找自己妈蚂的手。请妈妈站在幕布后,将手伸在幕布外面。小朋友上来仔细观察,找一找哪双手是自己妈妈的。等所有的人找到以后,主持人会将幕布拉开.小朋友看看是否找对了。(游戏分批进行。)

4.亲子制作:大手牵小手。

妈妈和孩子先后在纸上印上手印.使其部分重叠,然后沿轮廓剪下手印,制成“大

手牵小手”,写上“某某和妈妈”。

5.给妈妈献爱心。

主持人:为了迎接母亲节的到来,我们小朋友一直在想办法为妈妈准备节日礼物。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礼物,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亲亲妈妈爱心盒”。现在请大家将礼物送给妈妈吧。

(音乐响起,孩子们给妈妈送上“亲亲妈妈爱心盒”,并与妈妈相拥着观看盒中的礼物,享受爱的快乐。)

6.集体朗诵。全班幼儿一起朗诵创编的儿歌《妈妈,我爱你》(在静静的夜晚,我依偎在你身旁。/亲爱的妈妈,你叫我快快长大。/你说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好。/我说:来了,来了,我是你的小宝贝。/妈妈的怀里最温暖./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全给了我,/让我大声地说:“妈妈.我爱你!”)。

延伸活动:

1.全体妈妈和全体幼儿合影。

2.孩子和自己的妈蚂合影。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生活用品的用途,并能够按用途进行分类。

2、知道现代生活用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3、体验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向爷爷奶奶询问并记录以前人们洗头、洗澡、洗衣服、烧饭、取暖、降温等使用的生活用品。

2、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生活用品实物或图片。

3、幼儿用书:《生活用品又多》。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常见的生活用品。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生活用品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生活用品,它们有不同的用处。如洗涤用品、厨房用品、个人清洁用品、家用电器等。

2、幼儿交流调查结果。

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并在集体面前介绍。

引导幼儿比较以前的生活用品和现代生活用品的`不同之处。

3、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进一步感受现代生活用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并和同伴交流。

幼儿集体交流、讨论:现代生活用品既丰富又方便。

教师小结:

现在,人们发明和改进了许多生活用品,这些用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活动反思:

生活用品是幼儿在生活中最熟悉的,在活动前,我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生活用品事物或者图片。通过活动,幼儿感受到了现代生活用品的方便,快捷,感受到科技的进步。我觉得开展这类的活动,需要发挥孩子的力量,收集生活用品,结婚游戏开展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4

设计思路

在“我自己”这个主题中,要求幼儿了解身体各个部位,感受身体的变化:在幼儿园的各类大带小活动中体会“我在长大”。成长,不仅指身体的变化,大班幼儿还会对自己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感受,因此他们独立自主的愿望也会在主题进行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和教材《生活活动》等都明确指出:培养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关注幼儿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具有自信、自主的生活态度是幼儿阶段重点培养目标之一。回归生活是教育的本质,“双休日爸爸妈妈还在睡觉,我已经醒了”是幼儿常常碰到的事情,于是,我抓住生活中常见的点,设计了“小鬼当家”活动。

活动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展,通过观察课件上的线索,猜测明明在家发生的事情的过程,发展幼儿观察、记忆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观察细小的线索,推断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一定难度,尤其推断一系列有前后关联的事情对他们的逻辑思维是一个挑战。所以,本次活动将明明做的事情分成三个层次,即对比判断→记忆判断→推理判断,整个过程由浅及深。同时,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让幼儿通过“人机互动”的操作进行验证,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整个活动还渗透了幼儿情感的培养,先说说自己能做的事情,然后在情境解读的过程中萌发长大了能独立照顾自己的愿望。最后,又将活动回归到现实生活,把故事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说说“生活中我可以怎么做”,让幼儿产生践行的愿望。活动还要求幼儿将观察和判断的结果连贯、清晰地表达出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课件中的线索,尝试合理判断可能发生过的事。

(这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旨在通过观察课件上的线索,猜测明明在家发生的事情的过程。特别提到了“仔细”,体现了关注幼儿观察和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

2.在情境解读过程中,萌发长大了能照顾自己的愿望。

(这一目标的设定着眼于幼儿的情感培养,引发幼儿回归生活、关注自己的经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活动准备

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星期六的早晨,爸爸妈妈还在睡梦中,明明一个人醒了。他想:“我已经长大了,会自己照顾自己。让爸爸妈妈多睡一会儿吧。”让我们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活动的开始部分采用故事导入的形式,主要是让幼儿能快速进入故事情境,引发对故事内容的兴趣。】

2.重点提问:接下来,明明会做些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提问让幼儿在理解情境的同时引发幼儿的思考。】

3.关注点:幼儿继续观察的兴趣。

二、对比判断

1.观察卫生间课件。

【设计意图:让幼儿通过对两张图片的对比,寻找不同,从而推断发生的事情。】

2.重点提问:

(图1)这是明明家的什么房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明在卫生间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3.关注点:

幼儿能否通过寻找细微变化来判断明明在卫生间里做的事情。

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渡。

三、记忆判断

1.观察卧室课件。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需要运用短时记忆,寻找不同,进行推测。其难度比上一环节有所增加。】

2.重点提问:

看看这是明明家的什么房间?为什么?

说说明明在房间里玩了些什么内容?

3.重点关注:

幼儿有意记忆的运用。

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度。

四、推理判断

1.观察厨房课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也是整个活动的难点,幼儿需要观察并没有直接呈现事情过程的图片线索,推测一系列有前后关联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要对过程进行假设,通过排除假设,找到合理的答案。这对幼儿的思维是一个挑战。我们借助了脚印,给幼儿搭设了台阶,通过脚印帮助幼儿关注到明明可能停留过的地方,以此推动幼儿思考。】

2.重点提问:

最后我们来到明明家的什么房间?

明明会在这里做什么呢?

明明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

3.重点关注:

幼儿如何根据脚印的线索来推测有前后关联的事情?

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五、延伸活动

1.引发经验、回归生活。

2.重点提问:

双休日你们有没有比爸爸妈妈先起床呢?你们是怎么做的?

3.关注点:

幼儿继续表达的兴趣。

大胆表达自己的'经验。

点评

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小太阳”,是被重点呵护的对象,在成人的过度包办下,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薄弱。

“关注幼儿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幼儿阶段的重点培养目标之一。

在“我自己”主题中,教师创设了“双休日爸爸妈妈还在睡觉,我已经醒了……”的生活情境,将日常生活中幼儿熟悉、经常碰到的事情,如洗漱、准备早餐等内容,设计成“小鬼当家”的活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的设计凸显了集体学习活动回归幼儿生活的特色。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制作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件,吸引并推进幼儿的发展,是本次学习活动的又一个亮点。唐老师将一些“生活自理内容”,以形象化的画面(线索)呈现,真实、立体的生活画面,实实在在地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设计层层推进。活动设计从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到运用“对比判断、记忆判断、推理判断”,环环紧扣,每一环节的设计,都体现了教师对大班幼儿年龄、认知、思维等特点的把握,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教师了解幼儿、善用方法的教学智慧。

师幼互动平等有效。从活动现场看,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中,真诚用心地倾听,接纳幼儿的想法;饶有兴趣地追问,刺激幼儿的思维,如在推理判断“明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时,引领幼儿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大胆猜测;当幼儿观点出现分歧时,教师没有急于回应,而是鼓励幼儿说说各自的理由,引发同伴之间的互相质疑,在此基础上产生认同,直到达成共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表达、推理、质疑等诸多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5

活动名称:

我眼中的春天

年龄段和领域:

大班社会领域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有目的感知春天来到时动植物的变化。

2.学习运用各种方式记录和表征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主动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看、听、闻,感知春天到来时动植物的变化。

活动难点:

幼儿运用各种方式记录和表征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能与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家长有春游的经历。

2.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学课件:记录表格: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表演歌曲《春天在哪里》,请幼儿说一说歌曲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自由发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小结:春天有红的花,绿的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

(二)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春天来到时动植物的变化。

1.课件出示表征表格,教师分析表格内容。小组讨论并表征。

2.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并用绘画的方式表征自己眼中的春天。

3.小组分享交流。

小结:小朋友看到大树找出了绿叶,各种花都开了,而且还能闻到花香。小燕子叽叽喳喳的声音真好听。

(三)激发幼儿与同伴一起春游的欲望,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师:小朋友,你们眼中的春天真是太美了,老师的眼前呈现出一片美景,那你们想不想出去春游?(想)那你们快约上你们的小伙伴一起出发吧,出发前你们一起说一说你们的春游计划吧。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观察、记录春天的变化,将不同时间段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感知春天的变化过程。

课后反思:

活动在孩子们愉快的讨论中结束,从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可以看出,他们是说得开心,学的快乐的,本次活动是围绕合作这个概念而开展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纵观整个活动,整体感觉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波的,从活动效果来看,预设的教学内容是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的,活动通过几个亮点有效促成预设目标的达成。

首先是材料的准备和利用,自制的表格,幼儿能够看明白,操作起来简单明了。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画面简单明了,用幼儿自己的照片,吸引他们得注意力,能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另外配上声音,幼儿的兴趣很大。这个环节,教师无需作多的解释,直观教学法,让幼儿较好地掌握了知识,达到预设目标。

其次,就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活动中,我始终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一起探索、学习。在一些过度环节,我也做了巧妙设计,环环相扣、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活动流畅。如:在开始部分,让幼儿通过欣赏自己春游的照片,说一说自己发现的春天时什么样子的。多媒体课件“我眼中的春天”,直观易懂,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在为春姑娘送礼物环节,幼儿运用各种形式为春姑娘送礼物,幼儿表征环节,幼儿画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春天。

最后,本次活动遵循了由浅到深的原则,对于重点和难点,我运用了一些启发性、开放式、递进式的提问进行处理,这种提问方式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也使活动更活泼有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6

活动目标

▲ 学念儿歌,能用好听的声音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 通过保护花瓶,来加深对瓷器易碎特性的体验。

▲ 在用花瓶插花养花的操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美好。

活动准备

▲ 参观瓷艺室,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瓶;了解花瓶的用途。

▲ 幼儿已有观察教师用花瓶养花的经验。

▲ 每人实物花瓶一只,鲜花一枝,手工枝叶一枝,装好水的矿泉水瓶一只。

活动过程

▲ 小朋友们当老师。

——教师出示一束鲜花:“快过年了,我想在家养些鲜花让自己的新年更美丽,心情更愉快,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养呢?”

——“小朋友能教教我怎么用花瓶养花的吗?”。

▲ 老师学的真认真。

——教师根据儿歌的内容和养花的`步骤,边向幼儿请教边将鲜花养在花瓶之中,以此幼儿理解儿歌,为学习朗诵做铺垫。

——教师故意失手,让幼儿观察花瓶险些打碎,引发幼儿讨论:瓷器的花瓶很容易摔破,我们要怎样拿,怎样做,才不会把它们摔破呢?

——“我明白了,用花瓶养花的方法是这样的,小朋友听一听,我说的对不对?”教师将儿歌完整地朗诵一遍。

▲ 小小花匠忙又忙。

——教师与幼儿一起一边用花瓶插花、养花,一边朗诵儿歌。

——引导幼儿用手工枝叶装饰自己的花艺作品。

▲ 放在哪里最漂亮。

——引导幼儿把自己的花艺作品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其他班的老师和小朋友,为他们送去美丽的新年祝福。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7

一、教学背景

在英国一家医院任护士主任的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参加护理伤病员的工作。因当时医疗管理混乱,护理质量很差,伤病员死亡率高达50%。于是,南丁格尔就潜心改善病室的卫生条件,并加强护理,增加营养。半年之后,伤病员死亡率下降到2.2%。这一事迹传遍全欧。1860年,她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的护士工作专著,成了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鉴于南丁格尔推动了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因此被誉为近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1910年逝世后,国际护士理事会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5.12”国际护士节是为纪念国际医务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而设定的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广大护士纪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搞好治病救人工作。

护理工作最独特的功能是协助病患及健康的人预防疾病、减轻病痛、恢复健康或促进健康,它是结合科学、伦理与艺术的一门学科,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的自我充实,以培养护理人员事业的素养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护理战线上的“白衣天使”以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把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给了每一位患者,学习和发扬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弗劳伦斯·南丁格尔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南丁格尔是英雄,是我们护士的骄傲,她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被印在英磅的正背面,这位1820年出生的护士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抢救伤员的动人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的记理人员,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为培育更多的跨世纪的南丁格尔式的护士而共同努力吧!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护士节的来历,学会尊重护士。

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和护理的方法。

3、了解护士的工作,懂得关心护士。

三、教学准备

在教室里张贴一些护士帮助病人护理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了解护士节的来历。

1、你们知道5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2、老师来告诉大家是“护士节”,你们都猜对了吗?

3、那你们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护士节呢?(幼儿讨论)

4、教师讲述护士节的来历。幼儿听听是为什么有这个节日的。

活动二:

了解护士的工作。

(一)、小朋友们知道护士阿姨上班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快速联想:1、当小朋友生病时护士阿姨做些什么?(打针、量体温等等)

2、请班上一个小朋友了解到的有关护士的工作讲述给大家听?

(二)讨论:如果小朋友是一名小护士,你是怎样来对待病人的?

1、先讨论再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讲述护士的工作情况。

活动三:

邀请护士讲解护士的工作。

(一)、今天我们请来了我们幼儿园的晨检护士来给我们小朋友讲一讲她的工作。小朋友们大家一起来欢迎她。

1、小朋友们看看倪老师穿着怎样的`衣服?头上还带着什么?(白大褂、白色扁形帽)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护士的服装。

2、护士穿着这样的服装就准备工作了,我们请倪老师来说说她的工作。

3、护士讲述自己的工作。

4、幼儿听后评一评护士的工作是怎样的?

5、教师小结:护士的工作很辛苦,她们看到有病人就帮助病人护理,也穿者白色的衣服工作,所以我们都称她们是“白衣天使”。

(二)、小朋友们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1、请大家一起来说说我们要怎样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2、幼儿派代表来说一说。

3、由倪老师教给大家怎样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活动四:

观看护士工作的一段录象。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护士在工作时的一段录象。

2、让小朋友们从录象中看出护士工作时的认真、耐心、细心等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8

活动目标:

1.知道剪纸是源于中国的民间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感知剪纸艺术的丰富。

2.敢于结合自身的经验大胆创作剪纸作品,制作册子赠予老师。

3.热爱剪纸艺术,乐意运用剪纸的表达方式感谢老师。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日常装饰用:福禄喜寿、窗花等装饰好的场景。

2.剪纸工艺品、自制剪纸礼品盒、自制贺卡若干。

3.剪纸舞蹈视频一段。

4.教你学剪纸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音乐声中参观剪纸作品展览,谈话发现剪纸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幼儿参观剪纸作品展览。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新的剪纸作品,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

2.幼儿交流看到的剪纸作品。

教师:谁来分享一下你看到的剪纸作品?平时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谁也来继续分享一下你看到的?

教师总结:

原来剪纸作品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既可以作为平时装饰,也可以作为礼品赠送,还可以变成好看的舞蹈、动画片,作为手工游戏还可以让我们心灵手巧。

通过谈话、观察画面,了解剪纸源于中国,激发自豪感。

1.讨论剪纸的源起。

教师:你们知道剪纸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吗?

2.出示照片,激发幼儿自豪感。

教师:瞧,他们都在干什么?还有谁也在学剪纸呢?小朋友心里感觉怎样?

幼儿剪纸制作纪念册。

1.出示册子,激发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制作剪纸作品。

教师:大班小朋友马上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了,我们能不能用我们特有的本领来给幼儿园和老师留份纪念呢?这是老师准备的册子,我们把制作的剪纸作品放进来送给老师怎样?

2.幼儿设计、制作剪纸作品。

举行赠送仪式,鼓励幼儿继续学习剪纸并将之发扬光大。

1.音乐声中举行赠送仪式。

2.以老师的赠言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家园联系:

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继续玩一玩剪纸手工活动。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设计窗花的剪纸,让学生在学会窗花剪纸方法的基础上,尝试为大运设计剪纸,深化学生感悟民间艺术的特殊魅力。结合大运进行剪纸,这是教学的一个亮点。去繁就简,渗透奥运内容,让学生融入奥运的氛围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时刻感悟民族艺术的源源流长,加强学生的爱国之情。并在学习中提高美术技能技巧,动手能力。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跟上课堂,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足:

1 、还有及少部分学生对折叠纸的方法还不太清楚。

2 、学生在画稿的时候掌握不了总体的结构,画得不够协调。也说明了学生的美术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

3 、有部分学生工具不好,也就很难达到同步进步的理想效果。

4 、在老师的示范教学之后,当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改变部分图案的造型时,难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即画不出自己想要画的图稿。

改善:

1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多给学生介绍剪纸图案的画法提高画图稿的水平。

2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灵活改变剪纸图案中的部分造型。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9

设计思路

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标志,标志随处可见,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标志的不同含义,并初步学会运用标志。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探索周围事物?

2、通过看看,说说,做做,让幼儿了解标志有不同的含意,知道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它,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配合进行教育活动的多媒体课件,幼儿制作标志的纸、笔等、供幼儿张贴的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多媒体课件,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提问:这里有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小结:看到了这些标志,就知道这是哪里了。标志是各种各样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看到红“+”,就知道是医院,看见大滑梯等玩具就知道是幼儿园……

3、请幼儿观看课件中的标志,并说出你在哪见过?它告所我们什么?(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一些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4、请幼儿说出自己还见过什么标志?

5、请幼儿讨论这些标志应该张贴在什么位置?

6、观看多媒体课件,启发性的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这张标志贴在这里合适吗?

7、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可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每种标志都有自己不同的含意,但不能随便乱贴,必须贴在适合的场所,才能起到它的作用。

8、请幼儿自由选择标志,到适合的位置进行张贴。

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做做,是幼儿了解了标志的不同含意,并学会了运用标志,知道张贴标志应选择适合的位置,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标志。使幼儿在生活中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活动延伸

1、在平时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各种标志。

2、幼儿园需要标志吗?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想想,做一做。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0

思路:

夏夜本来就是迷人的,夏夜更是丰富的。每当一缕夏风伴着和谐美妙的蛙声、蟋蟀声萦绕于耳畔时,便会激发起孩子们对夏夜的探究兴趣。为了让孩子更进一步地发现夏夜的有趣与热闹,我们从夏夜里的声音着手,让幼儿感知夏夜里的各种声音包括(室内、室外),从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我们通过为孩子创设一个美妙有趣夏夜的情境,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让孩子们从感知声音——表演声音——想象声音——营造声音,通过表演、想象、动手动脑等多种游戏活动使孩子感受到夏夜的热闹与有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感知、表现夏夜里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夏夜的热闹。

2.能通过各种的声音想象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3.探索各种灭蚊蝇的方法,让幼儿感受灭蚊蝇的快乐与有趣。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资料(蟋蟀声、蛙声、蚊蝇声、知了声、雷声、喝饮料声、电风扇、拍蚊声等)。

2.蟋蟀、青蛙、蚊蝇、知了等图片。

3.各式蚊蝇拍、硬纸板、皱纹纸、软皮线、废旧饮料罐等。

活动过程:

1.创设夏夜的草坪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快找它在哪儿?(让幼儿倾听各种声音,寻找小动物。)

2.让幼儿感受夏夜的草丛中热闹的声音。

(1)通过歌表演、创编等活动自由模仿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声音。(通过此环节来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

(2)让幼儿交流自己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

(3)让幼儿正确处理各种小动物。(让幼儿凭借以为以往的生活经验来,区分益虫与害虫加深对个各种虫子的认识。)

3.利用雷声将幼儿引入室内场景。

4.通过倾听各种声音让幼儿想象、讨论、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通过提供各种室内的声音,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充分想象、表述的.空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能力。)

5.针对蚊蝇声让幼儿讨论如何来消灭蚊蝇。

(1)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各种灭蚊蝇的工具。(给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幼儿进行灭蚊蝇活动,感受灭蚊蝇的有趣,在劈啪劈啪声中感受灭蚊蝇的热闹。

6.在灭蚊蝇后,让幼儿随着悠扬的音乐安静的入睡。(动静交替,使幼儿享受到热闹的灭蚊行动之后那份独特的安宁,体验无比的成就感。)

活动反思:

1、设计活动时,我对教材的特点、目标的制定、材料的提供等有了充分的考虑,但是缺乏对幼儿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的预设,缺乏随机性的教育,幼儿每次朗诵到“夏天的歌,在哪里?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里)。”孩子每次都把“中”讲成“里”,我应该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朗诵诗歌。

2、图标虽然在我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推广,但当它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幼儿,教师该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图标来学习,这是我缺乏考虑的。

3、整个活动的过程可以再开放一些。有些环节的主动权可以交给孩子。

小百科: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1

活动目标:

1、了解闹元宵的活动之一:划旱船,丰富幼儿我国民俗文化的知识。

2、学习划旱船的`表演方法,培养幼儿的表演兴趣。

3、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旧蛋糕盒两个,大小适合幼儿套在身上当“船”,一米长的小棍两根当“桨”;铅笔、剪刀、电光纸若干。

2、鼓一,钹一副。

幼儿情况分析:

元宵节幼儿看闹元宵已经积累了一些感官经验,这次活动让幼儿自己制作旱船、亲自学习划旱船,大家一定会很感兴趣。注意两人之间的合作,正确、安全地使用剪刀。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闹元宵的队伍里都有哪些表演?请你来学一学好吗?(唐僧师徒、锣鼓、扭秧歌、赶毛驴、大头娃娃、踩高跷、划船……)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见闻并模仿。

2、当幼儿模仿划旱船时,给幼儿套上旧蛋糕盒当船,用木棍当桨,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3、我们的旱船还不够漂亮,我们一起来设计、打扮一下,然后再来表演。

(1)先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装饰,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

(2)讨论:怎样用电光纸剪出“流苏”?剪到纸的一半,不能剪到头;间隔要均匀才漂亮。

(3)讨论:怎样才能剪得均匀?用铅笔先画出线条(错误控制线),沿着线条剪。

(4)两人结合,分工合作,一个画,一个剪。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铅笔和剪刀。

(5)幼儿剪好后,教师协助沿“船”边贴好,同时装饰一下船桨。

4、教师示范怎样划船,怎样“坐船”,讲解表演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两人眼神的交流,路线要走曲线,“坐船”人紧跟划船人,身体自然、协调地动作等。

5、请幼儿分组表演,加上锣鼓伴奏。对幼儿表演中的问题及时纠正。

6、评出“最佳划船手”,最佳“坐船人”。

延伸活动:

1、将自制旱船和船桨放在区角,供幼儿继续练习。

2、增加秧歌、大头娃娃等表演内容,让幼儿模仿闹元宵。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2

活动目标:

1.欣赏、了解藏族、蒙古族、壮族地区著名的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重点)

2.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及民俗文化。(难点)

3.感受祖国风光的美丽,欣赏、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有关青藏高原、蒙古大草原、桂林山水等风景的视频和图片。

2.音乐:《天路》、《赛马》、《山歌好比春江水》

经验准备:

幼儿的旅游经验、对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有关资料的收集和了解。

活动过程:

1.创设“藏族游”的情境,初步感受藏族的风土人情。

(1)幼儿随教师乘坐“青藏铁路”去拉萨,ppt播放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窗外”的风景,初步感受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

(2)由配课教师扮演藏族同胞,送上哈达,邀请幼儿一起跳锅庄舞,

初步感受藏族人民的热情和能歌善舞的文化。

(3)交流讨论青藏高原的了解。

提问:青藏高原的风景有什么特点?哪里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小结:青藏高原的天蓝云白,雪山连绵,布达拉宫壮观雄伟、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

2.播放视频“青藏铁路是怎样炼成的”,引导幼儿加深对青藏高原的了解,知道青藏铁路修建的不易及其对藏族人民的重大意义。

提问:通过这个视频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青藏铁路的修建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想对工人叔叔说些什么?

小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非常寒冷,空气稀薄,人们随时会因为缺氧而危及生命。工人叔叔们用毅力和智慧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将青藏铁路修建完成,他们是祖国的骄傲!

3.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地区的辽阔景色及风土人情。(1)在欢呼声的音乐中,引发幼儿猜想,引出那达慕大会。引导幼儿“听,人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随即出示图片“摔跤”引导幼儿观察,引发幼儿对蒙古族人民的活动的探究。

(2)播放视频“那达慕大会”,幼儿分组交流,教师梳理提升。提问:蒙古大草原的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蒙古族同胞喜爱哪些运动?

小结: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牛羊成群,万马奔腾。那达慕大会是人们的传统节日,有骑马、摔跤、射箭三项竞技项目。

(3)出示弓箭、马杆、五彩项圈等道具,播放《赛马》,幼儿参加“那达慕”大会,感受蒙古族人民活动的有趣。

4.出示“对山歌邀请函”,展示桂林山水的的.景色,体验壮族地区风景及文化。

(1)通过ppt出示邀请函,引发幼儿对壮族风情的探究兴趣。

提问:“谁发来的邀请函,邀请我们去对山歌?“你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进行自由表达。

(2)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讲述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分享,老师进行提升小结:“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形态各异,漓江的水又清又静,江上倒影,静美如画。

(3)欣赏“对山歌”,感受壮族民俗文化的有趣。

播放刘三姐和二郎哥对山歌的经典片段,引导幼儿了解对山歌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唱歌,开头要托长腔“喊山”,以引起别人注意。

(4)幼儿学唱对山歌,体验对山歌的有趣。

请男孩和女孩站在两个“山头”,隔着漓江水进行对山歌活动。

鼓励幼儿进行歌词创编,让幼儿在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壮族风情的理解。

(5)幼儿随教师边唱山歌、边划船参加“对山歌”活动,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

在班级创设“民族大舞台”、“民族风情村寨”等区域,引导幼儿加深对少数民族民族风情的了解,提供幼儿展示平台。

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

课后反思

1.关于幼儿经验缺乏的难点解决。

由于活动前对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做了充分的了解,因此通过活动前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相关民族的资料、区角材料的提供,使孩子们在活动前获得了部分相关民族的信息,为活动的展开做了良好的经验准备,这是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和孩子们充分参与、表达的前提。但是孩子们收集到的是相对零散的经验,形式上大多是通过图片、视频的认知了解,缺乏参与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以“民俗之旅”为线索,以“歌”为媒,以铁路、马、船等当地特色的出行工具为“过渡”,引导幼儿在唱唱、跳跳、看看、说说、比一比、演一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感受了解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这些游戏情境的设置并加上多媒体视频和音频结合的效果,使孩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幼儿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感受祖国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自豪。

2.关于教师主导仍然较多的思考。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加直观的了解、更好的游戏体验,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以“旅游”为线,以“导游”的身份引导和参与孩子的活动,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很好地带动幼儿参与活动,获得较好的认知、体验,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场面,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流程,相对缺乏自主探索的机会。为此我反思,应该在什么环节加以放手?怎样创设更加自由自主的氛围让孩子更好地表现自己?如何通过更丰富的材料的提供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在下一步的构想中,我将将这些理念融合到我的教育活动中,充分的尊重幼儿,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体现“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3

活动目标

1、知道10月1号是国庆节,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2、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经历过国庆节,对国庆节有一定的印象。

课件准备:《开国大典》纪录片视频;“祖国的过去和现在”组图;《歌唱祖国》歌曲视频。

活动过程

师幼谈话,帮助幼儿回顾国庆节的已有经验。

——小朋友们都记得自己的生日吗?

——你知道10月1日是谁的生日吗?(祖国妈妈)

——这一天是什么节日?(国庆节)

——在国庆节这天,大家是怎样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的?

小结:每年的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国庆节。在国庆节这天,街上会挂着好看的装饰;人们会举行升旗仪式,一起唱国歌;我们还可以从电视里收看精彩的国庆晚会……这些都是大家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的方式。

播放纪录片视频《开国大典》,引导幼儿了解国庆节的含义。

——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毛主席说了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个视频记录了我们国家成立时的真实画面,在这个视频中,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代表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纪念我们的国家成立,把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国庆节是纪念一个国家成立的日子。

出示组图“祖国的过去和现在”,引导幼儿感知祖国的变化,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从过去到现在,祖国妈妈发生了什么变化?

——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自豪、开心)

小结: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祖国妈妈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好。我们能够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祖国妈妈的发展,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开心和自豪。

播放歌曲视频《歌唱祖国》,引导幼儿感受、欣赏,萌发爱国情感。

——歌曲中都唱了什么?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歌曲歌唱了我们美丽的祖国妈妈。我们的祖国妈妈有着宽广美丽的土地,有着英雄的人们。听完这首歌,我们应该感到开心,因为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每个小朋友都应该记住祖国妈妈的生日,在国庆节到来时为我们的祖国妈妈说上一句“生日快乐”,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画笔、画纸,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庆祝国庆节的到来。

日常活动

准备装饰材料,与幼儿一起布置教室,为国庆的到来做准备。

家园共育

请家长共同配合,给幼儿讲述中国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4

活动意图:

5—6岁的幼儿对周围环境事物开始有了较稳定的态度和情感。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仍然是零碎、粗浅的。以幼儿生活附近的桥为主题与幼儿共同关注桥的演变。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作用……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对家乡桥的具体印象,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桥的演变。家乡桥在城市中的大概分布位置。

2、学习记录、统计,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3、萌发幼儿亲近家乡,喜爱家乡的情感。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寻找熟悉的家乡桥在城市地图上的大概位置(通过教学辅助课件和教师引导完成)。

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通过收集我家附近的桥。了解自己熟悉的桥座落在城市的具体位置。

2、能力准备:具备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心理准备:乐群、乐学。

4、材料准备:

①桥的谜语课件

桥的演变课件

有代表性的桥在城市中的分布位置课件

②画桥、做桥材料

③统计表、家乡桥梁图片、自绘城市地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桥"的谜语课件引入主题

谜面:驼背公公,力大无穷,驼的什么?车水马龙!幼儿猜谜底。

二、闭眼快速画"桥"(粉笔画)了解自己头脑里储存的桥的印象。

三、讲述"桥的演变"故事"课件演示"

师:很久、很久以前河上没有桥。被风吹倒的大树正好横搭在河两岸,人们从上面走过去很方便,这就成了最早的桥。接着人们试着用藤条、木板来做桥,于是有了悬在河上的吊桥。人们还试着用石头垒成桥洞,石头被挤成桥洞很牢固,这就成了石拱桥。后来人们又试着在河面上立桥墩铺石板搭桥,于是在很宽的河面上也能搭桥了。现在人们已经会造各式各样的桥啦。有联结交通要道的石桥、铁桥、钢索桥;有缓解交通的立交桥、人行天桥;有休闲娱乐的风雨桥、凉亭桥、吊桥。

四、讨论家乡的桥

师:我们家乡恩施也有各式各样的桥

问题一:你知道我们恩施有哪些桥?你最熟悉的是哪座桥?你家附近有什么桥?

问题二:寻找熟悉的典型的桥的位置。先找幼儿园附近桥的位置,再找幼儿最熟悉的桥在城市地图中的具体位置。猜测自己不熟悉的桥可能在城市的.什么位置。课件一一验证,并通过把自己熟悉的桥贴到城市地图相应的位置,记录、提升幼儿对家乡桥的整体认识。

问题三:分小组统计"自己最喜欢的家乡桥",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五、谈话"家乡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小结家乡是中国健康旅游基地。家乡山高、水好、神奇美丽,为了给来恩施旅游的人带来方便我们还会新建、改建许多桥。

六、一起动手做桥吧!

途径:

①用身体搭桥

②用画纸设计桥

③选择材料搭桥

活动反思:

《家乡的桥》是四(上)第六单元的课文,是一篇怀乡之作。作者通过描写家乡小桥的造型、名称和桥所带来的乐趣这三方面表达对故乡江南的热爱和怀念。课文的最大特点是:文字优美、意境悠远。在设计教学时,我以课文为载体,既抓重点词的教学,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去感受江南水乡的那份意境,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那份情怀,让学生得到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欣赏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光,然后点出本文作者的家乡就在江南,他离开家乡一别几十年,可他乡音无改、相思不断。家乡的人,家乡的情,家乡的景,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尤其是那家乡的桥更使他念念不忘。这样拉近了学生与江南、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做好了情感铺垫。

在学习第一个赏读内容“家乡的桥造型千姿百态”时,学生感受到过户桥和单拱桥的造型。我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单拱桥上,看图理解句中的“缀”字;看图指导朗读“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这句话,一开始学生很难读出感觉,我适时出示图片点拨,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应读得轻些,读出夜的宁静和谐。学到这里,学生也顿生疑问:作者说家乡的桥造型千姿百态,却只介绍了两座桥,这是为什么?原来作者用了“抓典型”的写法,这是我适时告诉大家这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为下文的读写结合做准备。

在学习第二个赏读内容家乡的桥名称充满情趣时,通过出示王维的《归嵩山作》,让学生理解“撷取”的意思;通过出示篆隶楷草四种字体,让学生理解“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的含义,欣赏不同的桥名字体,感受中华书法的美妙,并积累一些描写字体美的词语;通过引读震龙桥的故事,让学生聆听了桥的故事。一座桥一个桥名,一个桥名一种字体,一个桥名一个故事。学生走进了文本,内化了课文语言,真是入情入境。

第三个赏读内容:家乡的桥使人充满乐趣。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其他之乐,并用上“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可以 还可以 。”的句式说话,以课文为载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上课时我也尝试了“读写结合”,家乡的桥是作者带着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而写出来的,学完课文请学生也带着同样的情感写写上海母亲河上的桥,并出示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桥的图片,如:外白渡桥、豫园九曲桥、南浦大桥、卢浦大桥等,并要求大家按照“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也许是铺垫不够,大家交流时发言并不积极,我想或许给予提示:用上“上海母亲河上的桥造型千姿百态。”这个句式效果会更好些。

小百科: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 (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 (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 (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 (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故事,体会了解朋友的含义。

2、感受和体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 约定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提问

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他为什么是你的好朋友?

二、第一遍完整听故事,听完后提问:

1、小朋友们故事中阿美的朋友给了阿美一个什么样的惊喜?

2、光头很难看,为什么朋友们却都剃了光头呢?

3、在阿美没有生病之前阿美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觉得朋友们喜欢和他玩吗?

4、发生了什么事,阿美为什么会变成光头?阿美愿意变成光头吗?变成了难看的光头,他心情怎样?

5、朋友约阿美去踢球、钓鱼,他为什么要躲着朋友们不去呢?

6、当阿美看到朋友们都剃了光头时,他又一次哭了,是为什么呢?

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朋友的含义。

你们喜欢阿美的这些朋友吗?为什么?(带着问题听故事)

教师:阿美在生病变成光头之后,他变得自卑,没有勇气去面对朋友们,可朋友们没有因为阿美的`头发而讨厌他,为了鼓励阿美朋友们愿意变成和阿美一样的光头,给了阿美最大的安慰和鼓励。

小朋友们听了故事之后,我想请小朋友思考一下,朋友是什么?

四、播放课件图片

朋友是可以信任的人……

五、制作约定卡

再过一个月小朋友们就要毕业了,毕业后你们就要去上小学,上小学后你们每天要忙着业上课,和朋友之间也会很少见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友谊卡,在你想朋友的时候可以把它拿出来看一看,给朋友打给电话联系一下。让你们的友谊一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