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秀站>人文素养>美文阅读>

元朝大都是现在哪个城市

美文阅读 阅读(8.61K)

元朝大都是现在哪个城市,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北京市的旧城区及它以北的部分,它始建于公元1267年,是元世祖在金代大宁宫基础上修建,是元代的都城遗址,又称“汗八里城,下面看看元朝大都是现在哪个城市。

元朝大都是现在哪个城市1

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的北京市。

元大都,简称大都,是元朝的首都,蒙古语称为Dayidu,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居处”。元大都遗址,中国元代的都城遗址。又名汗八里城 。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地区。

元大都是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以金代大宁宫(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创建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主要工程完成于元世祖时期。

全城的规划设计,均以汉族统治者建都的思想为主导,遵循"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制度。城址内发现有城门、街道、水涵洞、下水道、居住遗址等遗迹,出土物以瓷器为主。

元朝大都是现在哪个城市
  

元大都遗址景点介绍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分为海淀和朝阳两段,全长十余公里,是北京市城区内最大的带状公园,集历史遗迹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休闲游览于一体。沿河岸可以步行浏览自然风光,的确是闹市中的一个好去处。

城区最大的海棠林——“海棠花溪”是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十个景区之一,景区里种植了西府海棠、贴梗海棠、金星海棠、垂丝海棠等诸多品种的海棠树近2000多株,是城区内最大的海棠林,为观赏海棠的主要地点。

该景区位于朝阳段奥林匹克公园、中华民族园南侧,中轴路熊猫环岛南东西两侧。由于该公园是开放式公园,每年海棠花节的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免费在“海棠花溪”景区游览赏花。

公园在原有的城垣遗址基础上改造后,建成“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龙泽鱼跃”三个一级景区,六个二级景区分别为“双都巡幸”、“四海宾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辉”、“水街华灯”、“角楼古韵”。新景区加旧遗址,时光的'交错感在这里完美展现。

“大都鼎盛”位于安定路小关路口东侧,再现了元大都建设场景和鼎盛景象。景区内气势恢弘,极具震撼力的“大都鼎盛”组雕及总长达80米的大型壁画,配以骏马、石羊、木亭等园林小品,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元代在各个方面的特点和杰出成就,表现出粗犷豪迈的草原特色,展现了悠久凝重的历史文化。目前是北京市最大的室外组雕。

“龙泽鱼跃”在公园的东端,面积达17000多平方米,是城区内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 再现了古人对土城外的自然风光的描写,“满雨翠花随处有,绿茵啼鸟坐未闻。”也体现了现代人渴望回归自然的精神需要和对现代北京城市发展的憧憬。

元朝大都是现在哪个城市2

元朝大都

北京。元大都,简称大都,是元朝的都城,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

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代京师。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蒙古语称为Dayidu,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

元代大都的名称,在源自汉语的'“大都”之外,还大概源自畏兀儿语的Khanbaliq,khan是汗,baliq是城市,Khanbaliq就是汗之城,音译为“汗八里”或“汗八里克”。

这个词在《马可·波罗游记》的各种西文译本里有两种拼写形式,Cambuluc和Kanbalu,所以这两种形式都常见于当时的西文文献。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蒙古人只说“大都”、“上都”,Khanbaliq这个词可能并不为蒙古人所用,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蒙古语词汇。汗八里是包括畏兀儿在内的突厥语和伊朗语各分支语言人群所使用的,他们甚至到明代还用汗八里称呼北京。

后来元朝北撤,蒙古人仍然保留着对大都的记忆和怀念,并继续用“大都合托”(Dayidu Qota)一词来称呼明朝都城北京。

元朝大都是现在哪个城市 第2张
  

城市规模:

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其城郭残垣,在蓟门桥西南、中国政法大学东门与北京邮电大学西门之间,仍可以看见,并设有标志“元大都城墙遗址”。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就是在元朝的首都大都土城遗址上建造起来的,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阳区芍药居附近,大体与地铁10号线北段重合。马甸附近土城墙高12.5米、宽31米。德胜门外,有一处名叫土城关的地方,即为元代健德门遗址。

至元四年(约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结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旧留在中都旧城。

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旧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旧城并称为“南北二城”,二城分别设有居民坊七十五处及六十二处。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元大都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

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

元朝大都是现在哪个城市3

元大都是元朝时候的首都,也可以被叫做大都。在蒙古的语言中称为dayidu,在突厥的语言中被叫做汗八里,这个汗八里的意思就是蒙古的大汗居住的地方。

大都是元代的一个科学家刘秉忠奉命规划并且建造的,从忽必烈那个时期一直到元顺帝二十八年的时间内都作为首都,也就是一二六七年到一三六八年这段时间。元大都的名称,除了在汉语中有这个意思之外,畏兀儿语中这个词也有这个意思,叫做khanbaliq,不过这里要注意在蒙古人的说法中,只有大都或者是上都这两个叫法,并没有畏兀儿语中的这个词。

但是后来元朝向北边撤退之后,蒙古人还是对大都存在着很深的记忆。所以就继续用了大都合托这个词来称呼以前元朝的都城。

蒙古族在还没有建立元朝之前,就一直实行这分封的制度。在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之后,一直非常的统一。但是在一二六零年忽必烈继承了成吉思汗的位置后,因为很多的原因,导致了蒙古帝国慢慢的分裂了,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了元朝和四大汉国。

在一二六零年的时候,忽必烈建立元朝并且登基,就把元上都设立为元朝的都城,但是由于上都的位置在北边。离着中原地区这边很远,忽必烈害怕不利于管理中原地区,但是当时也没有办法,只好先把上都当作元朝的首都。

元朝大都是现在哪个城市 第3张
  

但是在一二六四忽必烈在处理掉了阿里不哥之后,接着就下定决心要把元朝得都城迁到燕京这片地方。

在当时,燕京地区里面有以前金朝的都城,但是这座城市经历了很多场战争,而且在成吉思汗攻破了这座城市之后,把城里面宫殿之类的东西都给烧了。

而且在这座城中供水也是个问题。在1215年的时候,蒙古部队占领了金中都,并且把金中都改名叫做燕京。在一二六四年的八月份,忽必烈下旨把燕京设置为元朝的中都。

并且在一二六七年的时候,忽必烈就决定把都城迁到了中都去,并且在一二七二年的时候,把中都改名叫做了大都。

在忽必烈迁到了燕京之后,就先住在了城外面的一座宫殿内,叫做大宁宫。在一二六七年,就下旨在燕京城内建造新的宫殿。当时派中书省的官员刘秉忠管理者大都的建设。

到了一二八五年的时候,大都里面的宫殿和宫墙,以及各个部门的官府等机构都一个一个的完工了。忽必烈在至元二十二年的时候,下令让以前都城里面的人都搬到了新城里面去。

从至元二十二年到三十一年的时候,就有好几十万的百姓从以前的都城搬到了刚建的这个大都内。在这段时间内,还继续把城里面其他的很多建筑和工程都给完成了。

元朝大都的改建到了这里就差不多完成了,在随后元朝的各个皇帝中,还有很多人在大都内修建了孔庙,佛堂等建筑。但是在后来,元朝大都的基本布局没有很大的改变。

元朝修建的这个大都内,还建着一个中心台,这个建筑是整座城市各个方向的中心点,这个建筑是在中国的历史上面第一个创建的。

在马可波罗的书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在元朝新建立的都城中央,有一座很高的高楼,在这高楼上面挂着一个大钟,并且有专门的人在每天晚上敲响钟声来给城里面的.人报时。

但是在第三次钟声降了之后,就不让百姓在街上面行走了,除非是遇到了很急的事,而且出来也必须要提着灯。而且每天晚上路上都会有巡逻的部队,在第三次钟声敲响后如果在路上走被巡逻的部队抓获了之后,就会立刻抓起监狱里面去。

到了元惠宗二十八年的时候,朱元璋让徐达,常遇春两人带着军队北上去攻打元朝,在同一年的七月份到达了通州。元惠帝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就然跟当时的帖木儿不花管理着朝政,而自己带着妃子、太子还有公主一起逃走了,因为南边都是朱元璋的人,就只好向北边逃去,逃去了上都。

到了一三六八年的九月十四日,朱元璋的部队把大都的城门给攻破了,就带领这部队攻了进去。朱元璋就把元朝的大都改为了明朝的北平。

但是元大都里面城北方向的很少有百姓居住,而且非常的空旷。当军人在城墙上面防守敌人进攻的时候后方没有补给。徐达一进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一三六八年的时候,派人在城中靠北一点的位置建了一个用土推起来的城墙,并且用日字的形状来排列。

这就让北边的城墙可以更加的靠近百姓居住的地方了,在打起仗来士兵的补给也就有所保障了。

但是因为刚修筑的这一段城墙正巧建在了河床上面,所以导致了德胜门是斜着的,明清北京城西北有处缺角的地方就是那时候给造成的。

在一三七一年的时候,以这个后来建的城墙为界限,把这段城墙北边的东西都给废掉了,像以前在北城墙上面的安贞门和健德门这两个门,还有东边和西边城墙上面的光熙门和肃清门一共四个城门都一块给废了。在过了不长时间就给拆除了。

虽然大都里面的城墙被朱元璋给废弃了,但是却没有拆除,对拱卫城池依然有很大的作用。这段城墙一直到俺答之变的时候,在这一段城墙上面还依旧助手着明朝的军队。

北平从这时候开始就成了燕王朱棣的根据地了,这座城市的整体布局在明朝刚建国之后五十多年内都没有变化,但是到了永乐四年,当朱棣把都城迁到了北京之后,就下令把北京城的南墙再向南边移动二里地,而以前元朝大都时修建的城墙并没有下令把它拆除,而是让它自己消失在时间的岁月中。

一直到了明朝快要灭亡的时候,元朝时期修建的南城墙已经被风雨侵蚀的只剩下了几座土堆了,被人们称作为下岗、上岗这两个名字。这个南城墙一直到了清朝的时候才完全的消失了,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