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秀站>人文素养>美文阅读>

年夜饭的由来

美文阅读 阅读(3.43W)

年夜饭的由来,年夜饭是指每年农历除夕晚上的团圆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习俗,。它被视为一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并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现在分享年夜饭的由来。

年夜饭的由来1

年夜饭的来历和年兽有关,这种名叫年的怪兽非常凶恶,每年天都会从海底上来吞食牲畜,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火焰和巨大声响。每到这天就会在门上挂上红色、架起火堆等驱赶年兽,第二天互相奔走庆祝,这样就形成了过年,为了庆祝过年,年夜饭也流传了下来。

年夜饭的由来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到了冬季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来闯进村子,见人伤人,见畜伤畜。因此一到冬季,人人惊恐,村村不安。

大伙儿只得搬到远远的地方去逃避“年”的伤害。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凶猛,却也害怕三样东西:一是鲜红的颜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声响。于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备这三样东西,“年”就一定不敢进村了。

到了冬季,凶恶的“年”快要出山进村侵扰了,村里的人相互约定,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上用红色涂抹的大木板,门口烧着旺旺的火堆,夜里大家都不睡觉,在家里敲敲打打,到处发出巨大的声响。

夜深了,“年”窜到村口,只见处处红色,处处光亮,兼之巨响遍传,十分害怕,赶快掉头躲进山里,从此不再出来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为驱逐凶兽获得的胜利互相祝贺道喜。这是一个多么不易得来的日子!

每到冬季,人们总是忘不了往年防御“年”进村侵袭的`日子,家家户户照样挂上红色木板,点着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欢庆平安。这样代代相传,“过年”的习俗就形成了,为了庆祝过年,过年吃年夜饭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

年夜饭的由来
  

春节年夜饭菜菜谱有哪些

1、一锅炖——盆满钵满

这其实不是一道菜,而是一个做法,主要是将很多美味放在一起,这种“大杂烩”的做法,寓意着丰收,富足,来年一样盆满钵满,年夜饭都会有的一道菜。

2、红烧鱼——年年有余

中国传统有年年有余的说法,所以鱼是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鲤鱼,鲤同“礼”谐音,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鲫鱼,鲫同“吉”谐音,吉祥如意。

3、口水鸡——金鸡送福

之前就推荐过这道菜口水鸡,中国人有句说法叫“无鸡不成宴”,因此不管大小宴席,鸡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菜色,年夜饭就更不例外了。有鸡“有计”,寓意生财有计,逢凶化吉。

4、红烧猪蹄——手到财来

这道菜很多酒店套餐都有,叫“发财就手”“横财就手”“手到拿来”等,除了好的寓意,富含胶原蛋白的猪蹄加上花生和发菜等一起煮熟营养丰富,味道好。

5、卤水金钱肚——金钱满地

卤味在菜单中一般都有一道,又叫毛肚,形如铜钱而牛百叶色泽金黄,加上其他卤味,或者形如元宝的香菇一起配盘,成为了年夜饭桌上的“财富担当”,寓意财运滚滚,招财进宝。

年夜饭的由来2

在古代,年夜饭这个习俗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吃团圆饭。这个习俗体现了中国人强烈的家庭观念和传统的尊敬长辈思想。在宋朝时期,年夜饭逐渐成为除夕团圆的标志性活动,随后在元朝和明朝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在现代,年夜饭已经成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节目之一,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在除夕晚上围坐在餐桌旁,一家人共同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菜肴的数量和种类非常丰富,每个地区和家庭都有自己的习俗和特色,但是饺子、鱼、年糕、汤圆这些代表团圆和吉祥的食品通常是不可缺少的。

总之,年夜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日习俗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人强烈的家庭观念和尊敬长辈思想。这个习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夜饭已经成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节目之一,代表着团圆、吉祥和新的开始。

年夜饭简介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春节前一天)的阖家聚餐。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在除夕来临之前回老家和家人团聚。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饭是年尾对一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年夜饭是每年新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讲究很多寓意。传统上年夜饭是在除夕祭祖后才食用,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等。

年夜饭的由来 第2张
  

除夕吃年夜饭的由来是什么

除夕夜守岁吃年夜饭的习俗,是过年中富有标志性的活动之一。古代人在吃年夜饭时,桌上放一个烧的很旺的火炉,全家人围着火炉吃年夜饭,因此也叫“围炉”,寓意日子过得红火兴旺。现在,到了除夕晚上,家家户户也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在外的家庭成员,凡是能回家的,都会在除夕前赶回,所以年夜饭又被称作“团圆饭”。

现在的团圆饭,菜式也都各具美好寓意。在南方,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象征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个好彩头。

除夕特色习俗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

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

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