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秀站>人文素养>美文阅读>

传统山水画主要有哪三种画法

美文阅读 阅读(1.75W)

勾、皴、点、染画法

传统山水画主要有哪三种画法1

一、萌芽(陪衬)

在当时来说,是萌芽,是以人物为主,把山脉、野兽、森林、鸟类的组合很真实表现出来。依靠这些点线面三点的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山川湖水。而点线面正好是现在画画的基础画法,尽管这种表现还停留在比较可怜的阶段。只不过,在这幅画里面,只是开始出现了山和水的形象。这一时期的山水还只是仕女图等人物画的陪衬,并不出彩。

二、发展(独立):3大色彩画

在顾恺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勃然兴起,我们只能从历史文献中知道一点。直到隋唐时期,山水画才有了这一个大的发展,才独立出来,发展了这三大色彩画法。

青绿山水画

隋代绘画大师展子虔,开创青山绿水的新画风,这才确立山水画的真正出现。而他的惟一大作《游春图》以俯视的角度构图,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绿色风光光,展现人们春天出游的情景。这是一种用矿物质青绿石料上色的山水画称青绿山水,这是一种把自然山水保持本色的色彩处理手法。

金碧山水画

到了唐朝,由于李思训为唐王朝宗室,用笔工致严整,喜欢用勾金、染金、涂金等方法提注画面,使画面具有富丽堂皇的特点。根据画面的需要可用金色勾线,平涂或烘染,达到色彩艳丽浑厚,富有金碧辉煌之感。而它的代表大家还属张大千。

浅绛山水画

浅绛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中最常见的色彩绘画方法。它以其优雅、安静、明快而闻名。这是一项真正的技术工作,用这种简单明了的颜色画出有点类似于我们看到最多的山水水墨的淡雅世界。

不可否认,这让山水画独立发展的三大画法是中国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中国风格的艺术表现。

传统山水画主要有哪三种画法
  

三、辉煌(再发展)

随着朝代的`新旧更替,在山水画千百年来形成了以佛道、诗词歌赋相辅相成,以神写形,以山水入画,追求心神合一的自然之道的完整体系。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的重要分科,主要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

1、水墨画:指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体。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晕墨章”、“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在中国画史上占重要地位。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所谓“五色”,说法不一,或指焦、浓、重、淡、轻,或指浓、淡、干、湿、黑。实际上都是指墨色的变化丰富而言

2、青绿;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作为主色的画。若为山水画还有大青绿和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皴笔少,着色浓重;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青绿。

3、金碧:指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叫做“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官室、楼阁等建筑物4、浅绛:是在水墨勾勒被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元画家黄公望、王蒙等好作此种山水画,形成了一种风格。赭石又称“土朱”,有火成的和水成的。入画的赭石,出在赤铁矿中。原石伴随着赤铁矿产出,用手捻摸感觉滑腻的是好原料。原产山西雁门一带,古属代郡,所以又叫“代赭”。凡是有赤铁矿的地方,均产赭石。

传统山水画主要有哪三种画法2

一、山水画基本步骤

中国山水画在前人经过长期的总结、观察、概括、舍取、归纳下,大致 可分勾勒、皴擦、点苔、设色这几个过程。

1、勾勒

勾勒的起笔可以用侧锋,也可以用中锋,用笔应当有虚实和轻重变化,一般先画近景再画远景,用墨略干,大石和小石要搭配均匀,聚散有致。画石不宜太方,也不宜太圆。

2、皴法

皴原是指肌肤受冻后破裂的裂纹,表现在山水画中就是指山石、峰峦的体积感和质感及种种脉络纹理的方法。皴无定法,古人也不是一张画中只画一种皴法,主要是看如何把对象表现到最贴切为止,有时一张画中可有多种皴法混合运用。如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解索皴、牛毛皴、豆瓣皴等等。

3、擦染

一般画山水画时,有时皴和擦时同时进行的,这主要是作者用笔时正好将皴法画好,笔头稍干的同时将擦这一步骤完成。擦主要是增加山石的朦胧感,以达到使画面更加切合实际的表现对象。染是山水画中很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使画面明暗、主次分明,同时使山石的质感更加丰富。

4、点苔

这一步是山水画中画龙点睛的一步,传统的山水画都离不开这一步。点苔的作用主要使山石间前后层次更加分明,还可以作为小树林和小树来充当。整幅画一点苔马上就可以生动起来,更加充满活力。

5、设色

设色一般以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等几种为主。当我们初步完成一幅墨骨作用待干后,我们就可以上色了,如以浅绛山水设色为例,先是将受光面的块石用赭石(或赭石加墨)烘色,要注意上色不是简单的平涂

必须按山石的前后面有深浅变化,待赭石未全干时,再将墨青(花青+藤黄+墨)画山石的阴暗面,而赭石和墨青的'结合处会自然过渡,形成天然植被的效果。

传统山水画主要有哪三种画法 第2张
  

二、浅绛山水画法

浅绛山水是目前中国山水画最常见的一种,它主要采用以赭石、墨青和汁绿(花青+藤黄)等色为主调的设色方法。其特点是色彩淡雅、明洁,富有极强的透明感。

墨青法、汁绿法(冷色)

1、先将墨稿画好,待干透后即上色(一般以植物颜料为主),先上墨青,主要画山石的暗部,待将干未干时,在阳面上染淡赭石,使墨青和赭石在交界处自然润化过渡,没有生硬的笔触。

2、待干时再复加较深的赭石和墨青,但只能是局部添加。也可用汁绿和墨青色渲染,使整幅画面格调偏冷色,属于比较素雅的一种上色法。最后在画面的右边落款以求平衡。

赭石法(暖色)

1、先在阳面的石块、树干和房屋处上色,待完全干透后,再用较深的赭石勾主要线条。同时,在山石的暗部用赭石加墨渲染、皴擦,要注意原先的淡赭石颜色和赭石加墨色的自然过渡。

2、注意上色要薄而透明、均匀。待整张画彻底干透后,用颜色或墨点点苔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厚重感。最后在左边落款以求画面的平衡。

三、水墨山水画法

水墨山水顾名思义就是以墨色深浅来代替颜色,所以水墨山水是以黑白对比来表达山水的近远、主次和意境的。古人说:“墨分五色”,就是说要在一幅水墨山水画中运用黑白对比去分干、湿、浓、淡、焦等现象。

所以说要画好一幅水墨山水画难度是相当大的,你必须要在没有运用颜色的基础上完成整幅作品,而且不能给人一种画面邋遢、脏乱的感觉。水墨山水画第一步墨骨很重要,首先把山水的基本形态都表现出来,但最关键的一步是染,一幅画的好与坏就体现在染的功夫上。

一般画水墨山水,染要稍微深一点,因为它不需要再上色这一过程,染得好就会使整幅画面生动、活泼。最后选择好落款位置,以求画面的平衡、完整。

四、青绿山水画法

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相似,基本的技法都差不多,唯青绿山水多以工整为特色。青绿山水是比较传统的画法,隋唐时代已开始盛行,也称工笔重彩山水,画面富丽堂皇,具有装饰效果。分为小青绿、大青绿、金碧等几种。青绿山水中的石青和石绿,因色调较鲜,不沉着,容易浮在画面,显得俗气,所以一般先用有色纸来画。

青绿山水往往在要画面上打底色,作青绿或朱砂石块时,如果原来的底色不够深重,矿物质色轻浮,则可以加深绢背衬的方法。生纸可用此法,熟纸则不可用。石青可用花青或朱砂衬,也可用土黄、赭石、土红衬。衬底可丰富矿物质色调,使其不轻薄而富有变化。

1、用较浓的墨线勾勒出山石、树木等,注意线条之间的疏密关系。再用淡墨大致理出石头的阴暗面,然后通体用赭石染一遍。

2、根据上色的需要,如需上石青色,则先用朱砂色染一遍,然后用墨青沿笔线分染,要求染出光感效果。某些重点部位可反复加染,以增加画面的节奏和画面的质感。

3、在做好上面两步的基础上,开始上石色(矿物质颜料),在准备上石青色的部分用二青或三青薄薄地染两遍,同时留出染石绿山脚。要注意用两支笔,上色笔用完后,即用另一支清水笔过渡衔接好层次关系,以免留下较生硬的笔触。

4、待颜色全部干透后,上石青和石绿色。上颜色要多上几次,宁可薄而不可厚,色不碍墨,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上色时,最好自上而下,自左而右,避免弄脏画面。切忌上色太厚,一次到位,这样染出的画面会失去青绿山水的丰腴韵致。在石青的山头上还可上些头青,这样山石会显得有变化,且更加雅致厚重。

至于房屋和树木的上色,可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通常房屋以赭石轻勾一下,墙体可用白粉轻涂。红树可用朱砂薄薄地染一遍,待干后再根据树叶的开头用同一颜色分染,一次不行可多次复染,到全部干后还可用胭脂勾点一下,这样可减少朱砂的艳气。全幅作品完成后,可用花青和汁绿点苔,复勾松针和树叶。局部再用焦墨来点醒山头等。